隨著現代化礦井開采水平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應用新技術解決瓦斯治理難題,推動安全高效生產變得尤為迫切。近日,從華陽集團“一通三防”重點工作專班獲悉,“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術在一礦先行先試,已施工完畢1.4米大直徑傾斜長鉆孔,成功代替初采后傾斜高抽巷,滿足瓦斯治理要求。
當前,巷道法是我國煤礦瓦斯抽采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開采層頂部處于采動影響形成的裂隙帶內,掘進走向高抽巷和傾斜高抽巷,并使其貫通,以此提高工作面初采瓦斯抽放率,降低風排瓦斯涌出量。
然而,傾斜高抽巷施工難度較大、周期較長。拿一礦15411工作面來說,按照普掘工藝,傾斜高抽巷的坡度45度、長100多米,需要人工掘進50天。同時,施工過程中,工人上下坡、斜坡放炮、巷道空間小等,以及局部通風管理難度大,給安全施工帶來一定隱患。
大直徑傾斜長鉆孔代替初采后傾斜高抽巷是“以孔代巷”技術的一種重要形式,依托大功率反井鉆機裝備與先進鉆進施工工藝,利用大直徑傾斜長鉆孔實現瓦斯抽采。一礦通風工區(qū)技術組技術員樊勇飛介紹,該技術即在走向高抽巷精準確定反井鉆機的方位和垂直角度,允許偏差0.5‰,按照55度傾角,向回風巷打直徑244毫米、孔深72.8米的導孔,然后在回風巷更換大鉆頭,反向上提,將導孔擴孔成為1.4米的大直徑鉆孔。
“應用這個新技術,我們1個月就施工完畢了。以前打巷道一個班打2米,現在打導孔一個班打10米,效率提高了5倍,勞動強度也降低了,安全性更高。”一礦生產銜接部主管衛(wèi)澤峰說。
“‘以孔代巷’技術和傾斜高抽巷抽采瓦斯的效果基本相當,但成本大大降低,相較普掘工藝減少60%,節(jié)約成本約40萬元;工期明顯縮短,隨著技術應用逐步成熟,工期大約20天,相較普掘施工節(jié)省1個月時間。”一礦通風工區(qū)主任兼礦長助理杜達文說。
下一步,一礦將繼續(xù)應用“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術解決傳統大傾角井巷施工中的安全、效率和質量難題,在151307等多個工作面施工大直徑傾斜長鉆孔代替初采后傾斜高抽巷,有力保障抽采掘平衡,為安全高效生產奠定基礎。(武艷紅 王偉 張曉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