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黨員干部必須練好的“基本功”。新征程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任務越是繁重,越需要黨員干部沉下身子,扎扎實實練好基本功,扎好調查研究這個“馬步”,才能站穩(wěn)人民立場、把準問題脈搏、找到破解難題的鑰匙。
調查研究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是走好群眾路線的必修課?,F實中,仍有少數干部習慣于“閉門造車”,沒有找準群眾需求。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廣大黨員干部要樂于走進阡陌街巷、踏入萬家燈火,于家長里短中捕捉民生痛點,在民心深處挖掘問題的根源、探尋破解難題的良方,讓政策沾著泥土香、帶著煙火氣。
調研之路,是求真之旅,唯有求真才能見效。致力于求真,就要把實事求是的原則和求真務實的作風貫穿調查研究全過程各方面,真正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必須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嚴防調而不研、研而不用,絕不讓調研淪為走樣的表演、變味的過場。黨員干部應發(fā)揚求真務實作風,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鉆勁,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多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眼睛向下看,腳步向下移,以“沉下去”的行動,力求“調”在關鍵處、“研”在點子上,從問題清單中找到“責任清單”。
調查研究永遠在路上。實踐證明:越是挑戰(zhàn)嚴峻,越需依靠調查研究破局。面對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鄉(xiāng)村全面振興中的產業(yè)瓶頸、基層治理中的新矛盾,無一不需要通過扎實調研尋找答案。黨員干部要帶著問題意識、人民情懷和求解思維開展調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干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惠民成效,用調查研究的“硬功夫”,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交出不負人民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