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派優(yōu)秀干部到重要部門、關鍵崗位或基層一線掛職鍛煉,是促進干部成長成才的“煉金”之法,能讓干部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然而,有的單位和干部卻在實踐中逐步背離了掛職鍛煉的初衷。近日,《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fā)的《莫讓掛職成“走讀”》一文,便指出了如今掛職鍛煉中存在的“虛掛鍍金”問題。
掛職鍛煉異化的背后,是干部培養(yǎng)鏈條的“脫節(jié)”。從派出單位到掛職單位再到干部自身,從“選人”到“用人”再到“管人”,任何一環(huán)銜接不暢,都會導致掛職鍛煉效果大打折扣。要想根治“虛掛空干”的頑疾,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從選人用人著手、把定崗壓擔做實、將嚴管厚愛結合,校準每個環(huán)節(jié),讓干部能夠掛得真切、干出實績。
“選對人”也要“用對路”。選派干部務必做到人崗相適。組織部門及派出單位應當深入調研掛職地區(qū)和單位的發(fā)展現(xiàn)狀,根據(jù)需求結合干部專業(yè)背景與能力特長,精準選派、科學定崗。同時注意做好派前工作交接,漸進式完成業(yè)務過渡,避免出現(xiàn)“一人離崗、工作停擺”的狀況,讓掛職干部輕裝上陣,心無旁騖地投入新崗位。
“給崗位”也要“壓擔子”。正所謂“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掛職鍛煉的價值,正在于“事上磨”,磨掉“機關氣”,增些“泥土香”;磨掉“浮躁心”,長些“實干勁”。組織部門和掛職單位要敢于“交任務、壓擔子”,鼓勵并動員掛職干部“挑重擔、闖難關”。掛職干部也應適度自我加壓,主動請纓參與到鄉(xiāng)村全面振興、項目建設、信訪維穩(wěn)等急難險重工作中去,在基層一線摔打歷練,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磨礪本領,切實把“掛職經歷”轉化為“履職能力”。
“抓管嚴”也要“送厚愛”。派出單位須把握好“放手不撒手”的原則,除必要的組織生活外,不過度干擾掛職干部日常工作。掛職單位應主動擔責,將掛職干部納入日常管理,嚴格落實考勤、考核制度,用實績說話。定期組織談心談話,了解干部思想動態(tài),幫助解決住宿、家庭等實際困難,消除后顧之憂。對表現(xiàn)突出者,在評優(yōu)晉升中優(yōu)先考慮,讓“真干者”得實惠,讓“實干者”有奔頭。
掛職鍛煉不是“鍍金”的捷徑,也不是表演的秀場,而是錘煉本領意志的“熔爐”。唯有派出單位“精準派”、掛職單位“實在用”、干部自身“真心干”,才能使“掛真職”成為必然要求,讓“干實事”成為鮮明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