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jié)表彰大會,并強調(diào):“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奧運健兒們在運動賽場上以飽滿的熱情、不屈的斗志、昂揚的狀態(tài)、過硬的本領(lǐng)共創(chuàng)了一場載入史冊的奧運盛會,這樣的精神力量同樣也應當成為組工干部爭當先鋒、爭創(chuàng)一流的精神動力。
團結(jié)奉獻,組織工作步履鏗鏘、行穩(wěn)致遠。在冬奧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賽場,體力不支的武大靖碰手示意任子威上前,賽后面對媒體時回應:不管誰拿冠軍,只要中國隊拿冠軍就行!這種“只要你贏了我就不算輸”的大局認識是這個團隊一度封神的奧秘所在。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組工干部要時刻樹立“江河合水而為大”的理念,通過溝通、協(xié)作、互幫互助,牢固樹立和諧共事的理念,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形成統(tǒng)一意志和整體合力,齊心協(xié)力推動事業(yè)發(fā)展,聚力鍛造一支能登高望遠、精誠團結(jié)、永不畏難的組工鐵軍。
迎難而上,組織工作立根巖縫、安如磐石。眾所周知,在北京冬奧之前,中國在冬奧賽場上累計只斬獲了13枚金牌,在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上取得的一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參加歷屆冬殘奧會的首枚獎牌。起步晚、底子薄、先天條件差一直制約著我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但即使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健兒始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錨定目標不退縮之姿,為中國冰雪事業(yè)取得突破上持續(xù)發(fā)力。實踐再次證明,這種不服輸、不氣餒、向著卓越進發(fā)的堅定信念是我們一次次跨越鴻溝的必要條件。組工干部作為“管人才、管干部、管黨員”的干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原則,堅持用人標準,確保黨的組織路線、干部路線得到貫徹落實,敢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勇于擔當、敢于承擔,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和不負重托的使命感,不斷提高組織工作標準。
追求卓越,組織工作乘風破浪、勇立潮頭。谷愛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第三跳時大膽選擇世界最高難度的左側(cè)轉(zhuǎn)體1620度動作,以全場最高分勇奪桂冠;蘇翊鳴在男子單板滑雪大跳臺決賽中,前兩跳就挑戰(zhàn)1800度的高難度動作,提前鎖定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隊在該項目金牌的零的突破;殘奧健兒楊洪瓊即使脊髓損傷,也決不向命運低頭,用不屈的精神實現(xiàn)了從全運會倒數(shù)第一到冬殘奧會三塊金牌的驚天逆轉(zhuǎn)。自信自強、追求卓越,是他們?nèi)〉贸煽兊年P(guān)鍵所在。人生能有幾回搏!組工干部更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決心,勇當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急先鋒,下深水、涉險灘、破難題,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組工干部在急難險重中啃幾次“硬骨頭”,挑幾回“大梁”,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能更接地氣、更有實績,才能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作者: 冒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