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邁進新征程,風險挑戰(zhàn)交織疊加、矛盾問題錯綜復雜,對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tài)和作風素養(yǎng)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抓作風建設,需堅持于細微處著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以精微之功淬煉過硬作風,推動干部隊伍作風形象實現(xiàn)新提升。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思想層面的細微變化,可能演化為行動的偏向。進入信息時代,海量信息觸手可及,但其中摻雜的不良思潮與錯誤觀念,若缺乏甄別,極易在潛移默化中侵蝕思想,動搖理想信念根基。必須從源頭上擰緊“總開關”,引導黨員干部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增強抵御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免疫力”。要密切關注黨員干部的“思想微動態(tài)”,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做到提醒在早、防范在先,防止小問題演變?yōu)榇箦e誤。
黨員干部的作風優(yōu)劣,不取決于豪言壯語,而在于群眾怎么看。群眾評價干部,往往聚焦細節(jié),如材料填報是否準確翔實,來訪接待是否耐心周到,訴求回應是否真心實意,等等。這些細微之處,正是作風最真實的投射。要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細節(jié)之中見黨性”的意識,不僅在“臺前”嚴謹負責,更在“八小時外”持之以恒,做到事務處理精益求精、群眾服務主動靠前、調研走訪深入踏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對待每個環(huán)節(jié),讓優(yōu)良作風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自然彰顯。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作風改進不能靠一時之功,更需依托嚴密制度形成長效約束。應聚焦黨員干部日常工作中易疏漏的環(huán)節(jié)、易放松的行為,細化完善行為規(guī)范與監(jiān)督機制,使每項要求清晰具體、便于落實,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嚴密體系。要強化制度執(zhí)行的剛性約束,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日常監(jiān)督,精準捕捉作風隱患,推動監(jiān)督向八小時外延伸、向細微處覆蓋,對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嚴肅問責,確保制度“長牙”、紀律“帶電”,推動作風要求內化為黨員干部的行為自覺。
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精于細微處方能成就大格局。組織部門應扛起政治責任,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抓緊抓實作風錘煉,推動黨員干部在細微處見精神、于實干中顯擔當,真正成長為忠誠干凈擔當?shù)臈澚褐摹#?span style="text-indent: 2em;">陸敏丹)
